“**某商场4月29日—5月3日百货服饰5折起,折上再三百减一百,全馆满五百幸运抽奖。”4月29日,沈阳白领赵威收到了当日以来第5个促销短信,再次触动了她的消费神经。
“被”消费
受“短信营销”推动
记者了解到,目前沈阳市场悄然流行起了一种新的促销模式,通过会员信息平台对店内商品进行地毯式宣传,商家为此获得收益最大化。业内人士指出,消费市场悄然流行的“短信营销”,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民的消费欲望,同时,也促进了商家的销售。
“这个月已经花费了3000多元买衣服了,可各商场的促销短信还是接踵而来,而且一家比一家优惠。”赵威拿着手中的各商场会员卡说,在没有成为会员之前,购买服装多为“需求性消费”,选购规律性很强。而在拥有多张会员卡之后,选购服装的数量明显上升,加之会员享受的折扣特权与服装最新款式诱惑,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花费了5000多元,这在原先几乎抵过两年的服装消费费用,而“被”消费背后主要受“短信营销”的影响。
精准式营销
正向诸多领域渗透
不光是服装百货,“短信营销”无处不在,家电行业也有出现。数码产品的爱好者小白特别钟情“数码卡片机”,在成为某大型家电连锁卖场的会员后,新款产品推介的短信就深深地吸引了他,在“五一”期间还推出无息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,这对于他这些刚上班不久的月光族是不小的诱惑。
精准式营销,让会员卡上客户信息变成赚钱的工具。商家的思维开始发散,利用有限的资源,放射巨大商业辐射波,覆盖潜在客户群体。对此,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商业竞争的愈发激烈,“短信营销”正在向诸多领域渗透,甚至在部分超市的烟酒柜台都出现了此类营销模式,可见此种模式已被市场认可,竞相模仿背后是商家对利益的诉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