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型:行业新闻 发布:2012-05-07 11:52:02
北京的乘客有望在公交车上体验Wi-Fi了。近日,北京移动与北京公交集团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,将合作建设“公交车无线上网服务系统”。这意味着乘客只要乘坐公交车就可以通过手机Wi-Fi浏览网页了。据悉,这项服务有望于年底在长安街的5辆公交车上首先试运营。
或许这是运营商的Wi-Fi离普通用户最近的一次。从2010年起,三大运营商就高调宣布将大规模部署WLAN。但时至今日,据记者调查,绝大部分用户还很少能够享受到运营商提供的Wi-Fi。
在对运营商WLAN网络的实测中,记者发现,运营商WLAN目前覆盖的区域还很有限。主要集中在营业厅、机场、著名酒店大堂、部分高校。而且网络接入需要输入用户名、密码,网络信号也并不稳定。距离运营商宣称的电信级服务还相差甚远。
2012年全面部署11n
就部署Wi-Fi的热情而言,中国移动可谓最积极。中国移动已经把WLAN作为一种宽带战略,正加紧部署。2011年,中国移动共采购120万台AP。2012年,按照中国移动对外宣布的计划,这一数字将达到129万台。而据业内人士称,中国移动每年的招标都会超出预期,今年有望达到200万台。今年年初,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公开表示,2012年要特别重视WLAN的建设和运营,要将WLAN建设、维护、运营和业务发展纳入日常工作体系。
另外两家运营商也加快了WLAN部署。业内人士表示,预计中国电信2012年的招标规模为50万台AP,2012年底,天翼Wi-Fi热点将达100万个。而中国联通计划2012年WLAN采购投资过亿元。在新一轮的招标中,三大运营商都把目光瞄准了802.11n。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,运营商就已经开始部署802.11n。截至今年年底,中国移动采购的新设备将全部符合802.11n标准。
如何让用户买单
为什么运营商大量投资,用户却感受不到Wi-Fi带来的便利呢?
原因是多方面的,记者归纳为六个方面:第一,运营商对于WLAN网络的推广力度还不够。很多用户并不清楚哪里有运营商的Wi-Fi信号。第二,网络覆盖还不完全。第三,运营商WLAN网络的质量还有待加强,现在不但达不到电信级,甚至比家用WLAN的稳定性更差。第四,目前接入网络仍需输入用户名、密码,很不方便。运营商正在对基于卡的无感知认证方式进行研究,今年5·17之后,中国移动将推出无感知认证的接入方式。第六,WLAN网络的干扰严重,影响了用户的体验。
同时,运营商目前建设WLAN网络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便宜的方式卸载流量。因此,不论在集采招标还是网络规划维护方面,在价格与质量的天平上,运营商都站在了价格一边。在WLAN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的今天,运营商还能够支撑。一旦未来网络升级为802.11ac,网络的复杂度将大幅增加,运营商还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网络建设,将面临严峻的挑战。
网管系统趋于成熟
在采访中,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运营商距离提供电信级Wi-Fi服务还有距离。接下来要做好两方面工作:
首先,与企业级网络相比,电信级WLAN最大的优势在于运营商拥有强大的网管系统。在2010年刚刚开始WLAN部署之时,运营商就抽调人力在集团层面完善WLAN的网管系统建设。时至今日,网管系统已经成型。在集团层面,汇聚了几十项网络关键指标;在省公司层面,有几百项;而在市公司,反应网络运营状况的关键指标更多。以广东移动为例,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的指标提供给厂商。目前,网络指标已经达到六、七百项,运营商的网管系统已经趋于成熟。这将成为运营商打造电信级WLAN的重要保障。
其次,由于2.4GHz频段属于非许可频段,我国在该频段存在很大的干扰。尤其是三家运营商之间,往往共同争夺一个站点。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共建共享,这使得不同运营商的WLAN网络同频干扰很严重。尤其在机场、大学等大型公共场所,往往三家运营商同时进驻,干扰在所难免。目前,业界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共两种思路。一种是限定两家运营商不得同时进驻同一个场所,人为地限定他们在空间上隔开。另一种思路是以运营商共同投资的方式,WLAN网络由机场或大学来建设,建设完成后分给每个运营商一个SSID,收入进行分成。这样,虽然用户也能看到三家运营商的Wi-Fi信号,但网络的基本结构是统一的,有利于消除干扰。
电信级WLAN挑战分析
干扰
运营商Wi-Fi面临的干扰来自于Wi-Fi内部与外部,而由于三家运营商经常争抢站点,来自运营商间的同频干扰难以解决。
认证
三大运营商都已经于两年前开始就进行无感知Wi-Fi认证的研究和试点。中国移动将于5·17推出无感知认证服务,其他两家运营商会很快推出这项服务。
网管
打造电信级WLAN,强大的网管系统是其主要特点。虽然很复杂,但这正是运营商擅长的领域。
低价设备
运营商目前的集采招标方式导致低价产品中标,是种隐患。但运营商希望WLAN能以便宜的方式分流,想改变这种惯性很难。
新技术应用
802.11ac将成为802.11n之后的下一代产品标准。其技术复杂性大幅提高,这需要运营商能够对产品和网络做好测试工作,而这正是运营商所不擅长的。
来源于:通信产业报
关注我们